您当前的位置:亲宝早教网资讯正文

复旦大学魏育青教授来我院讲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4-14 10:30:02  阅读:4729+ 来源:自媒体作者:成人教育张老师

原标题:复旦大学魏育青教授来我院讲学

10月28日晚19点,复旦大学德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魏育青应邀来到我院,在外语北楼三厅作了题为“以笔抵抗似水流年:格拉斯的‘今昔未’”的学术讲座。魏育青教授的到来及其掌握学术前沿的讲座主题,招引了百余人前来倾听。值得一提的是,听众除了外语学院德语专业师生外,许多其他院系的学生也特地重新校区赶来。外语学院院长高继海教授到会并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我院德语系主任侯景娟掌管。

陈述一开始,魏教授介绍了此次陈述主题的布景:2015年恰逢二战成功七十周年,而不久前谢世的德国文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很多著作的主题正是对二战回想的前史书写。接着,魏教授以德国在二战后对前史的反思为切入点引出“第四时态——今昔未”这一概念,从而引经据典,结合很多史实和格拉斯著作《剥洋葱》、《蟹行》等对德国的二战反思进行了多角度的介绍与剖析。

在谈到回想与回想的思辨时,魏教授以格拉斯笔下的“洋葱”和“琥珀”作喻,重构了以往与真实阅历之间呈现出的奇妙联络,为咱们把不流畅难明的著作理出条理并进一步引发考虑。他说,回想能够做弊,能够美化,乃至假装,但格拉斯悬殊要把民众愈合的伤痕揭开,以“不会失掉时效”的曩昔来进行批评的反思,到达沉痛的前史不再重演的意图。他用“公民兼作家”来点评格拉斯,以为格拉斯坚持“以笔抵抗似水流年”,这既有以史为鉴的意义,也是推迟人类名为前进实乃自毁的进程的尽力。

在接下来的自在发问环节,咱们纷繁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魏教授发问,魏教授都以其精辟独特的见地和诙谐睿智的言语仔细做出了答复。在谈到文学创作方法时,魏教授着重,咱们该以愈加敞开的心态承受文学生态的多样化。最终,讲座在火热的掌声中圆满完毕。这次讲座开阔了德语系师生的学术视界,增强了我校德语系师生与国内专家的沟通与联络。讲座完毕后,咱们纷繁表示深受启示,不虚此行。

魏育青,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我国德语文学研讨会理事,上海市外文学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主编与参加主编《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和《Literaturstrasse》。1998年起担任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育辅导委员会委员兼德语组副组长(德语专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获“上海市优异教育工作者”、“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上海市翻译家协会“翻译成就奖”、香港基督教文明研讨所“艾香德学术翻译奖”等称谓和奖项。从事德语言语文学教育、研讨和翻译,有多本(篇)专著、论文、译本、教材在国内外宣布,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材料》、《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新闻作者:喻珂)

文章来历:河南大学官方网站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