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亲宝早教网资讯正文

北科大考研辅导班-北京科技大学工程院资料与化工考研经历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4-08 09:44:02  阅读:8289+ 来源:自媒体作者:考研资源第一站

原标题:北科大考研辅导班-北京科技大学工程院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考研就是人生的第二次高考,是再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本文将系统地为您介绍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材料与化工考试专业目录、考研分数线、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及考研经验,希望对同学们起到一定的帮助。

北京科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和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

一.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目录

学院代码及名称:140 工程技术研究院

专业代码及名称:085600 材料与化工

拟招生人数 (招推免数):

01 材料工程(全日制):13

02 冶金工程(全日制):2

考试科目:

01方向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2 数学二

804 物理化学A 或 808 统计物理 或 814 材料科学基础

02方向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4 英语二

302 数学二

809 冶金物理化学

二.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工分数线

总分:270

单科(=100):39

单科(>100):59

三.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工参考书目

独峰考研根据近几年来考研结束后官方发布的考题信息、命题思路,经过多名资深教师的分析,给出以下的参考书,以供学生参考:

804物理化学A

《物理化学》(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胡英主编

814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 胡庚祥等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金属学》 宋维锡 冶金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四.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

时光荏苒,转眼离我正式开始备考北科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材料专硕刚好一年啦。现在听着邓丽君的歌细细回忆过去一年备考细节,写下这篇经验贴是为了能给学弟学妹一点点帮助,也是为了总结过去一年,给自己一个交代,想着等我老了再看到这篇帖子会有怎样的心情~

接下来就具体说说我的复试方法及历程吧~

1、英语:

我大三的时候就清楚自己要考研了,所以很早就买了本乱序版绿皮单词书来背。背单词不单单是背单词,我会把单词里的例句也会读得滚瓜烂熟,一来培养语感,二是记单词。而且这样记得方法很好,这是一个为英语打基础的阶段(另外我也有读一些写的很好的英语文章),多多重复吧~因为单词书比较厚,容易看了忘。读例句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加深你的记忆。顺便把你的发音纠正下。我的口语就是这样提高的…这个记单词的过程从你开始准备一直到6月份。然后我就开始研究真题了。英语我没有看任何人的视频都是自学的。(除了新题型)一是我对自己的英语有足够的自信,二是因为根本就没那么多时间留给英语看视频,因为还有数学~

关于研究英语真题:能够说是有一定难度了,因为有几篇文章我看中文也看不懂他到底在讲什么,毕竟西方的思维方式跟我们还是存在差异的。而且上面的文章大都选自经济类的核心期刊,比如说经济学人啥的。所以,你在做题的时候完全把文章弄懂是不太可能的。这就涉及到做题的一些技巧了。我真题一共研究了三遍,每次看都会有新的体会,所以不要说什么看完一遍不知道去学习什么资料了,就真题吧。

分析真题,我是听了一个学长说真题也有一些套路,于是我也开始慢慢探索,研究。我首先会认真做完一篇,挑出不懂的单词,句子,然后再去分析,分析题干,选项,文章。具体的细节我忘了哈哈得看书才想起来。接着我在第二天早上就会去读英语真题,直至滚瓜烂熟~

英语真题是逻辑性特别强的,所以做的时候肯定要静下心,脑子里清醒点,不要贪图速度。

~大家都说新题型很简单,看下相关视频做下真题就没ok了,但针对于今年的新题型,我还是忽视了他的重要性。我认为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把新题型顺序调好再仔细研究研究读读找下语感。至于作文我开始的比较晚,我认为我用的作文语料很美的,主要来自于英语真题一些地道的句子,大学英语教材一二。多背多读自然会有语感,尽量把字写好看点,我的字真是硬伤啊。

2、政治:

我高中是理科生,对政治真的一窍不通。我认为我之所以能拿78分的原因主要在于形成了做选择题的感觉我选择题有41分,我也不知道我那像鸡爪爬的字是怎么让主观题得37分的,哈哈哈哈哈哈哈。政治推荐大家去看相关视频再做题,因为这样要有效率些。哲学部分以及近代史可以看任燕翔的,易于理解,深动有趣。然后再做1000题。然后毛中特建议我们大家不要看肖大大的,太容易催眠了。。。。可以去看蒋种铤的虽然他的传言不好,但是毛中特讲的有逻辑一些。总之前期是各类资料+1000题。1000题有时间可以二刷,也可以多看看。到了后期就有很多卷子出来,我的建议是肖秀荣4+8,徐涛老师的8必买,一定要把每套选择题做完。一是培养做题感觉,二是记住考点,答案。因为我上考场时有很多题我都见过做过但就是没记住答案,真是恨死我自己了。然后大题背肖老师的四套卷就行,第一套是最重要的。

3、数学:

从3月份到5月份,数学一天也就3个小时左右。主要做两本高数课本上的重点题目,遇到不懂的选择性地看下张宇的资料。我都是按章节,一节一节地做,比如做完第一章极限的题目就开始做18讲极限的题,然后课本就开始看函数那一章,总之就是复习和预习同时进行。6月份一个月就做线代课本重点题目还有线代九讲,然后每天挑1-2小时带着复习高数部分,此时高数18讲过了一遍,尽管有很多不会的,把不会的做好标记,错题整理在一起。我做题不喜欢轻易看答案,一般先自己做,做完一页后,再对下答案最后结果,结果不对的再算第二遍,第二遍再算错了,就着重标记并记在错题本里,详细分析错误原因,到底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计算技巧问题都详细分析好原因;要是不会的题目重点看答案思路,然后过2-3天后,把答案遮住,再重新算下不会的题目。

7-8月份,每天数学都学6个小时,上午8:30-11:30,晚上6-9点。我再把高数18讲和线代9讲算错的题,以及不会的题都分类整理,然后又做了一遍,然后就开始做汤家凤接力题典1800,说是1800,实际也就1450多道题目。在做1800的时候,发现好多题目之前在18讲上都见过,就感觉很熟悉,因此做题速度也比较快。但是在强化部分和冲刺部分也遇到了很多偏题怪题,有部分题目答案都是错的。9月份差不多花了一个月把18讲从头到尾又做了第三遍,并且仔细研究了自己的错题和总结了不同题目的一般方法、最简单方法等等。

9月底-12月份,就开始做真题了,我用的是张宇30年真题大全解,最迟10月份要开始做真题。1987-2000年真题是很简单的,都是些基础题,2000年后就慢慢提高难度了,其中最难的年份是2010,2016,2018,这三年题目第一遍做下来要是很轻松,说明数学学得挺好了。第一遍真题,我是买了考研答题卡,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全真模拟,差不多是一天一套,一般上午3个小时做,中午吃完午饭对下答案,只看最后结果,把做错的在答题卡上标记出来,绝对不能在试卷上标记,以免下次会刻意注意。晚上就把错了的题目再重新算一次,然后再对第二次答案,这次详细看答案的方法思路,第二次对答案就会很清楚自己到底是计算能力、知识点没掌握、还是相关技巧没掌握的问题。晚上3个小时有多于的时间,就回顾以前的错题或者看下高数课本重要的知识点、概念。第二遍做真题和第一遍真题是同步进行的,我是第一遍做到2005年真题后,每天再把之前从1987年真题开始又做一遍,这时候是比较累的,一方面得把当天做的试卷完全搞定,另一方面还得回顾做之前的一年真题,还有课本知识点总结,那一段时间,相当于一天2张数学试卷,一张新的,一张旧的。

这两遍真题做完后,10月份已经过去了,到了11月初,11月份开始,我开始控制一张真题试卷尽量在2个小时以内做完,当然有的年份题目计算量很大,2个小时根本做不完,大多年份还是没问题的。做完后,比较不同年份真题的难度,以及题目有什么相似之处,第三遍做真题花了差不多20天。第四遍做真题,我是采用分类,分章节做的,这时候主要用张宇真题大讲解那本书,挑自己薄弱环节重点突破,然后纵向比较不同年份在某一知识点出题思路,比如我那时候就比较出来,在极限那块,数列极限和常规极限计算会更替出现,最后我就花大量时间研究数列极限,最后真题里面果然就考了。当然,除了做真题,知识点,错题回顾同步进行。等我想做第五遍真题的时候已经12月初了,就没有做真题,每天数学复习时间减到3-4个小时,这两周的时间做了3套模拟题,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总结整理之前的错题,同时把课本重要的知识点,公式又过了一遍。

4、专业课

北科大的材料学院专业课复习参考书目,我使用的是上海交大版《材料科学基础》以及宋维锡的那本《金属学》。最近几年北科大的出题风格有往《材料科学基础》方向偏移(我的个人意见)。对于这两本书则是大同小异,主要的区别是《材料科学基础》这本书关于固态相变的部分讲解的不是很详细,需要参考《金属学》的第八章固态相变这一章节进行复习。以往几年固态相变都会出现一个大题,分值10-15分。上篇文章我也说了,我属于边玩边学那种类型,平时的专业课学的不是很好,考试基本靠的是突击,但是突击出来的成绩是不长久的。

然后对于专业课跟不跟班,得因人而异。如果你本身就很有计划,知道何时该学什么,就可完全不跟,也不需要去纠结。如果你在备考期间,十分凌乱,不清楚自己每天应该看多少知识,写多少题,那就跟一个,推荐考研公众号考研前沿上独峰,都是志愿学校专业的学长学姐带,然后跟着学长学姐的节奏一步步来,这样做才能够让不那么慌乱。

在复习考研的时候,我的专业课的复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看的课本,以《材料科学基础》为主,大概到了9月底就看完这本书书了,然后紧接着看的《金属学》上面的固态相变。到了十月份,就开始做历年真题,我记得是从1999年的真题开始做的,那时候的真题大多数都是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做了4年左右的真题,发现重要知识点的重复率很高。所以我就重新看的课本,这次看课本主要是看重要知识点的讲解。看课本的时候也要总结知识点。

第一阶段(看书):第一遍看书大概七八月就得开始了,先不要去慌着买资料或者到处咨询问复试难不难怎么样,既然选择了要报考这所学校,那就稳稳当当的去复习,因为过了初试你才有复试的事情,书都没有看过,你怎么去了解这门课呢?看课本的话,就根据大纲要求的那几张去把大纲规范的内容去看一边,建议你边看边画,并在看完后回忆一下这一章大概讲了什么内容,例如第二章:固体结构,首先给我描述了晶体与非晶体的概念与其特点,接着引入了空间点阵的概念,以此为基础介绍了七大晶系十四种点阵,通过更好的描述这些点阵引入了点阵参数的概念,之后通过点阵参数去定义出了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画图)并介绍了如何求晶面间距(计算)介绍了四种典型的晶体结构及其点阵参数(选择和分析)。然后引入了合金相结构,分析了固溶体和中间相(分析题)的分类、特点、性质、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固体结构的特点分析了同素异构是体积变化的现象。(2019考研大纲虽然没有要求离子晶体内容但是考卷中出现了选择题所以第一遍要看一下这部分也在第二章,略看明白啥意思就行,出分析的可能性不大。)

真题做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时候是要总结整理的,我当时用了一个笔记本整理的重要考题和重要知识点。格式是:把重要考试题题目抄下来,下面紧接着就是这道题目的答案。这样我把1999-2013年的真题全都做了以便之后,就开始看我的重要考试点了。

把重要考试题都弄懂弄会之后,就开始的第二遍的真题模拟。这次做真题主要是查缺补漏。专业课的经验差不多就是这些。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