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教室倾听“国旗下说话”:问候逆行者
继高三复课后,4月7日,成都市的初三年级也在“绵长寒假”后总算迎来开学。
见到牵挂的教师,迎来久别的校园,同学们振奋且等候。相较于“高三长辈”,初三孩子们的开学第一天体现怎么?记者带你现场直击最实在的“开学第一天”。
入校先过“帐子”
消毒测温一项都不能少
“请有秩序地排队入校。”早晨7点开端,成都高新区39所校园的初三年级学生一致开学复课,8046名初三年级学生回到了校园。
在成都七中初中校园门口,该校400余名初三同学连续来到校园。入校前都有序排队等候进入校园。而在入校前,每个学生都要先过一个“帐子”。在这个奥秘的帐子里边,“藏着”一个热成像体温检测体系,可完成体温主动预警、主动计算、主动报送。当学生经过期,大屏幕上显现体温,教师可方便快捷,且第一时刻了解入校人员的体温情况。
在全市多个校园的门口,记者都发现了这个“帐子”,可以说节省时刻的这套快速测温“黑科技”几乎是每个校园的规范装备。
此外不是一切的校园都开学条件。据了解,校园顺畅开学有必要经过教育部门及其他相关单位的查看,若有一项未经过,校园都是不能开学的,有必要过检后再复课。
“国旗下说话”
同学们在教室里仔细倾听
“亲爱的孩子们,咱们每一个人在脚下的路上写关于‘斗争’和‘爱’的诗,教师有一个小小的期望,期望咱们每一个人的‘远方’都能同祖国的命运共生,与民族的呼吸同在……”成都七中初中校园九年级语文备考组长李晓艳在“国旗下说话”中动情地讲。
与以往不同,该校的初三同学们昨日的“国旗下说话”是在各自教室里倾听的。“问候逆行者”也是许多校园初三年级这次复课开学“国旗下说话”“开学第一课”的重要主题。
“这个寒假我的收成可以用两个词归纳:感恩和生长。”成都七中初中校园九年级六班的张诗娅说,疫情期间逆行者们的举动让自己感动,清明的默哀让自己对感恩有了更深的了解。而面临行将到来的中考,第一次线上温习其实很严重。但从之前的焦虑到克服困难,坚持尽力备战考试,这次生长让人难忘。
“复学后,咱们的教学计划将作充沛调整,期望家长信任教师,与教师孩子多沟通交流,不要焦虑,给孩子更多的决心,一同迎候考试。”该校九年级年级组长曹登勇教师表明。
扩音设备
是开学后每个讲堂的“标配”
依照相关要求规则,在校期间,尤其是上课时,教师都须佩带口罩。可是佩带口罩后,“音量”将可能下降,讲堂作用将“打折扣”。
在让学生听得清,教师也不损坏喉咙的情况下,随身背的“小蜜蜂”麦克风成为每位教师上课的又一规范装备。
“咱们校园的每间教室都设有扩音设备,上课时翻开设备后,教师只需站在讲台邻近正常说话,都会从音响中扩音出来。”曹登勇教师边说边指向讲台对顶的天花板处一个话筒设备介绍道。
据了解,为了迎候复课,学生从入校、进班、上课、如厕、课间、就餐以及离校等每一个环节,校园在开学前都进行了充沛的计划推演和实操演练。不仅如此,校园还为每位班主任预备了额温枪、学生体温监测台账、因病缺课不能到校学生台账、免洗手消毒凝胶、医用消毒酒精等防疫物品。
本报记者 赵子君 拍摄 张青青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