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亲宝早教网资讯正文

2020年清明节安全防疫告家长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4-03 18:23:44  阅读:6588+ 来源:自媒体作者:搜狐城市-青岛

原标题:2020年清明节安全防疫告家长书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

这段时间正值病毒防控关键期,学校在此建议各位家长和学生尽量减少外出,云祭扫,在家宅,过一个安全、健康、和谐、充实的清明节。

根据上级通知,2020年清明节放假安排如下:

2020年4月4日(星期六)至2020年4月6日(星期一)放假调休,共3天。

具体开学时间敬请留意教育部具体安排及学校的详细通知。

节假日期间,学校方面将做好相关安全教育,特此准备了《2020年清明节安全防疫告家长书》,向各位家长和学生提出以下建议:

1

居家安全:

远离聚集人群

尽量减少外出

每逢清明节,我们都要祭祀先人,缅怀祖先,踏青采风,欣赏春意。

可2020年的清明节很特殊,比起外出,宅在家中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防控病毒不只是国家的事情,更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参与其中,一起出力。

面对病毒不要慌,做好防范最重要。

保持积极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各项防疫工作。

在外要佩戴口罩,在家要勤洗手,多通风,经常消毒,保持家庭环境的卫生整洁。

远离人群宅在家,锻炼身体强体质。

不去人流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地方,减少被感染的风险。

在家也要多运动,坚持锻炼身体,保证有强健的身体来抵抗病毒。

居家也要重安全,轻松度过一假期。

父母若留孩子单独在家,要提高其安全意识,确保锁好门窗,不要让孩子碰触到危险物品。

提醒孩子不要随便给别人开门,如遇到陌生人纠缠可以报警,或者向邻居求助。

家庭虽是孩子的成长摇篮,但也存在许多安全风险隐患,家长务必要引起注意。

2

防疫安全:

做好科学防控

杜绝感染风险

目前国内情况向好,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尤其在即将开学的重要关头。

各地教育部正在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家长也要对孩子做好防疫安全教育。

认识病毒及其感染过程:

知道它是怎么传播的,有哪些临床表现,哪些人群容易感染,该怎么样预防。

学习防控知识和技能:

学会正确地佩戴、摘脱和丢弃口罩,学会正确的洗手姿势。

减少外出,不走亲访友,不聚会聚餐,暂停参加培训班或补习班。

每天都要检测体温,一旦发现超过37.3°就要视病情就医。

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卫生:

要购买新鲜健康的食材,彻底清洁、煮熟后才能食用,科学配餐,均衡饮食。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作息,确保孩子有良好的状态。

勤换衣,勤洗澡,外出后的衣物最好先在通风处挂晾再拿进屋里。

防疫安全可大可小,每一件小事都不能轻视,请务必重视。

3

消防安全:

正确用火用电

保护人身安全

消防安全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安全教育问题,却也是最容易导致重大意外的隐患。

不管是用火不当还是用电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事故,伤及生命。

这段时间孩子一直在家,使用家电的机会多了,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正确用电用火。

正确使用各种电器:

包括电脑、电热毯、电烤箱、洗衣机等等电器,一定要按照说明书规定来操作,最好在家长的指导下使用。

不能用湿手碰触开关或电源线,不能拉扯电线,建议还是不要同时使用多种大功率电器。

远离火源及危险品:

包括电磁炉、燃气灶、打火机、火柴等等,家长最好让孩子保持距离,避免孩子不小心伤及自己。

不能让孩子玩火,不能把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带在身上,更不能随意用火。

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全面认识各种电器、火源,知道如何正确操作,也了解错误的操作,避免犯错。

学习自救或逃生的技巧,一旦遇到火灾要如何逃生,一旦发现有人触电该怎么样求助。

趁着这个“不出门”的假期,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多学习,多演练,让孩子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

4

饮食安全: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病从口入

清明节是传统节日,除了祭拜的习俗外,各地还有各种传统食品,如青团、暖菇包、馓子、润饼等。

然而,清明正值春夏交替,正是病毒流行的时候,抵抗力差的孩子容易生病,胃肠功能差的孩子容易消化不良。

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安全。

少吃“发物”,以清补为主。

包括海鲜、咸菜、竹笋、羊肉等等都是发物,吃得多不仅难消化,也容易诱发各种慢性疾病。

应该多吃粳米、糯米、鸡蛋、韭菜、苹果、橘子等等温和的食物,以清淡温补为主,不要吃太多重口味的食物。

少吃“零食”,注意饮食均衡。

孩子宅在家一定少不了零食,但各种油炸、腌渍食物不仅没有营养,也影响孩子的消化与营养吸收。

建议家长在膳食上多花心思,让孩子多吃水果、蔬菜、鸡蛋、鱼肉、豆类食品等等。

吃得健康,避免病从口入。

购买食材注意厂家、生产日期、营养标识等等,选购吃得放心的食材。

减少外出就餐,尽量不叫外卖,避免交叉感染。

清明节也要注意食品安全,吃对的,吃好的,这个假期才过得安心。

5

祭祀安全:

清明祭祀追思

消防安全谨记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祭拜先人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依然有许多人选择上山祭拜。

我们提倡“云祭扫,寄哀思;错峰出行,不扎堆”,而对于坚持外出祭拜的人,有以下提议。

做好防控措施,远离密集人群。

一定要戴好口罩,准备好各种消毒物品,尽可能的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减少交流,建议还是不要外出聚餐,和家人聚会时要保持适当距离。

务必安全用火,杜绝消防隐患。

扫墓时谨记安全用火,不玩火、不乱放火、不燃烧香烛纸宝、不燃放烟花炮竹。

做好基本的防火措施,不乱丢香烛、烟头,不随地弃置垃圾,以免引起森林火灾。

提倡网上祭扫,千里遥寄哀思。

目前,许多公墓已经停止现场祭扫活动,网上祭扫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网上祭扫更加方便,其形式更为多样,而且节约环保,在特殊时期可以杜绝许多安全风险隐患的发生。

防控病毒,人人有责,我们都要从自身做起,以文明祭祀的方式追思先人,以实际行动支持防控工作。

6

网络安全:

正确合理用网

避免沉迷上瘾

网课期间,孩子的用网时间大幅增加,部分孩子更是沉迷网络,完全将学习放在一边。

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合理地用网,用好这把“双刃剑”帮助孩子成长。

合理控制用网时间。

一天中上网课的时间不会超过8小时,8小时以外尽量让孩子少使用网络。

放假期间应该以作业和阅读为主,合理安排娱乐时间,避免孩子一直沉迷网络。

正确利用网络学习。

上网课时不要浏览其他网页,也不要这边用电脑上课,那边用手机打游戏。

网络是很好的学习工具,帮助我们深入学习知识,了解更广阔的世界,必须正确利用。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诈骗层出不穷,要教会孩子保护个人隐私,不能在网上泄露姓名、年龄、学校、家庭地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家长也要做好相关防范工作,不要在APP上绑定过多证件,不要让孩子清楚自己的支付密码。

正确用网,合理用网,科学用网,是网络安全教育的关键。

7

精神文明安全:

了解清明内涵

传承民间传统文化

长期宅在家,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其实有不良影响,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状态及表现。

一直宅着的孩子,要让他动起来,活动、活跃身心;

一直沉迷手机的孩子,要让他“走”出来,多沟通,多交流。

多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多跟孩子讲讲清明节的内涵,了解传统习俗,缅怀先人烈士,学会感恩,感受生命的意义。

和孩子一起诵读清明古诗,感受古人对于清明节的情感,体验民间传统文化的民俗魅力。

多和孩子谈谈心。

和孩子谈心不能板着脸,不能训话,而是引导他说出真心话,了解他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和孩子做朋友,平等地沟通,帮助孩子缓解学习上的压力,以及长假以来的焦虑和茫然。

多陪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家长合理引导,孩子就能通过兴趣爱好的培养收获良多。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只要家长经常陪伴,就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

希望每位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安全文明教育工作,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文明又有意义的假期。

来源:超级父母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