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里有位宝妈发来一句疑问“我家孩子怎么每天都有十万个为什么,突然就来一句,都不知道如何回答了。”其他宝妈好像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我家孩子也是,遇到什么都问个不停”、“我以为只有我家孩子才这样,都被问得害怕听到为什么了”、“我家晴晴也是如此,看来天下宝宝一个样啊!”…...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遇到同样的问题呢?想必每个亲自带孩子的宝妈都已经被孩子问得不耐烦了吧?必须得说,孩子那循环反复的“为什么”,连听都听烦了,更别说耐心的去回答他们了。不过随便敷衍一个拥有求知欲的孩子可不是一个好习惯,因为这不但会影响他们逻辑思维的发展,还会影响他们的智力。
莎士比亚曾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一个逻辑敏感期,虽然他们问的问题都很表面,甚至逮起什么问什么,但是这也是他们有求知欲的表现。尤其是对刚会说四五个字的孩子来说,他们无非是想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新奇的世界罢了。而父母的回答对孩子学说话是很有用的,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激发思维。
案例
琪琪的女儿小洁已经有两岁了,刚好学会说话,让琪琪一家都喜笑颜开。然而,小洁却成为了现实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突然就问“这是什么”,拿到啥东西都来问一下。刚开始琪琪觉得宝宝很可爱,宝宝问什么她都很有耐心的回答宝宝。但是时间久了之后,宝宝有时候问的问回答不出来,她也就懒得理了。
表哥家的儿子也是如此,看到打火机就问“为什么它能够生出火来”,看到凳子就问“为什么我们要坐在凳子上”看到灯就问“为什么灯不能自己开”。到吃饭时间就问“我们为何需要吃饭”……好像怎么问都满足不了他那小小的好奇心,但有的问题大人都回答不出来,敷衍搪塞也就成了日常.
然而,对于孩子的逻辑敏感期,父母是万万不能错过的,虽然被他们问的很烦,甚至很想用胶带把他们的嘴巴封住,但是这对于充满着好奇心和探索心的小宝宝来说,却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因此,父母可不能因为嫌孩子烦,就盲目打击孩子的好奇心,这会致使孩子失去了探索新世界的兴趣,更会因此耽误孩子的智力发展。
因为喜欢问为什么的宝宝,尽管是在自己都不知道为何需要这么问的情况下问的,但是却还是问了出来,说明他们是打从心底都有一个想刨根问底的心理的。那么在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父母又该怎么去做呢?
1)认真倾听孩子问的每个问题并作答
孩子会问“为什 么”,无疑就是想更加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罢了。所以当孩子向你提出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倾听,并且对他的每一个问题都做出回答。就算他问的问题有的时候你也是无厘头的,但是可完全去跟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而这种做法是能够很好地激发孩子的智力的,并且还会让孩子养成一个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会去寻找答案的好习惯。
2)在孩子能理解的程度上,反问为什么
比如孩子问“妈妈,为什么我要叫你妈妈,不是把爸爸叫成妈妈呢?”大概大家也有点想不通为什么吧?所以这样一个时间段可以反问孩子一句“那为什么妈妈要叫你儿子,而不是你叫妈妈女儿呢?”这样的一个问题孩子一般都能理解,自然也会似懂非懂地清楚自己问的问题是怎么回事了,而这对于孩子的反向思维的形成也是很有帮助的。
3)不管问什么,都不要觉得不耐烦
可能孩子问来问去无非一个问句,仅仅是换成了另一样东西,这样一个时间段就需要父母的耐心解答了。比如在孩子问“为什么天会下雨”时,就算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也不要觉得孩子没事找事,可以准备一本《百科全书》或者《十万个为什么》,里面会有正确答案。而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每个问题,不但能够和谐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的小脑袋得到想要的知识。
写在最后:每个孩子都有求知欲,都想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父母作为孩子最信任的人,可不能在第一时间打击他们,给他们甩一句“天天问的啥东西,没头没脑的”,因为这只会让孩子那本就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心理受到打击,小心灵也会受到伤害哦!想抓住孩子的每个逻辑敏感期,就从回答孩子的“为什么”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