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亲宝早教网资讯正文

唯一用甲骨文高考的考生作文得6分却被985大学选取现在怎么样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3-28 13:41:44  阅读:5249+ 来源:自媒体作者:臆说历史

原标题:唯一用甲骨文高考的考生,作文得6分却被985大学录取,现在怎么样了

有这样一种说法: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突破常规,便是捷径。

有这样一位考生,在影响一生的关键考试高考中,用一篇仅仅只有6分的作文,敲开了一所985和211双料大学的大门。 他敢于放手一搏,另辟蹊径,终究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甲骨文”考生——黄蛉。

在08年高考失利之后,2009年,执着的黄蛉依旧走进了考场,和万千中国莘莘学子一样,为了一圆自己的大学梦而再次拼搏考场。 许是压力过大,他再一次发挥失常,在平日里擅长的语文科目考试中,就有很多之前已经掌握的知识点答不上来,眼看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孤注一掷的黄蛉决心赌一把,用一篇作文改变自己的命运。

高考作文不限体裁,不限文体,这也就给了学生们最大的发挥空间。 剑走偏锋的黄蛉用极其生僻的甲骨文写就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大作。 幸亏阅卷老师的认真负责,在看到他用“天书”写就的文章,也没有贸然评判,而是寻求了专家的帮助,把他的大作翻译成了现代文,可惜词不达意,和命题偏差甚远,即使是甲骨文也没能挽回他高考再一次失利的命运,这一次,他的作文仅仅得了6分。

命运给他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他打开了一扇窗。 这篇惊艳绝伦的甲骨文作品还是被人发到了网上,供大家一笑。 不过随着媒体慢慢的变多的介入,他的才华也被更多人所认可。

据统计,现今传世的甲骨文共有几千个字,而黄蛉就认识了其中700多个,堪称甲骨文奇才。 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宗旨,有几所高校向黄蛉抛出了橄榄枝,愿意破格录取他,还可以减免部分学费。

黄蛉也从自身的兴趣出发,最终选择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就读。四川大学是一所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985和211工程,锦城学院虽然排名没那么高,但也是在在川大百年老校的基础上建立的高起点、高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的应用型大学。

据悉,在入校之前,四川大学的考古学专家还专门对黄蛉进行了一次测试,虽然结果没有公开,但是应该是对其非常认可,黄蛉也因此顺利入学。

从上能够准确的看出,黄蛉虽然高考成绩不佳,但是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另辟蹊径,最终入读了一所985大学,并且可以学习自己擅长的专业。如果按照这条既定的道路发展下去,黄蛉应该可以拥有一个还不错的前途,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继续往下看?

由于锦城学院没有甲骨文专业,所以黄蛉只能入读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过为了更好的培养他,四川大学还专门聘请了已经退休的甲骨文专家何崝教授来对黄蛉进行一对一的教学,以期他在这方面可以有更加深入和精进的学习。

本以为他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古汉语,在甲骨文方面有更深的造诣。可是,他却不思进取,性格上的一些弱点也暴露了出来。 他为人有些心浮气躁,仗着自己过去的积累,总是耍小聪明,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显摆,但其实不过尔尔。

对于自己想学的东西和研究方向也没有明确的定位,一会对这个感兴趣,可是马上三分钟热度,又转向了另一目标,学啥东西都不够长久深入。

对于自己可以和何崝教授一对一上课的特殊待遇,他也有些骄傲自满,总是感觉自己比其他人更优秀。因此,在学习上更加懈怠,总是把心思花在学习之外的事情上,久而久之,一直在啃老本的他学业上没有一点长进,原地踏步不说,反而是越来越落后了。

在教了他一段时间后,何崝教授也无法忍受他这种轻慢浮躁的学习态度,向学校递交了辞呈。 在问及原因时,他说:黄蛉为人浮夸,喜欢夸大其词。他已经多次提醒黄蛉要潜下心来做学问,不要接受记者正常采访,但是黄蛉却表现依旧。

黄蛉在面对媒体记者时,总是各种夸夸其谈,不仅篡改事实,还各种夸大自己的学识研究,然后能够得到炫耀的资本。但实际呢,黄蛉在甲骨文的学习和研究上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天赋。 在跟着何教授学习两年后,他也就掌握了一千多个甲骨文字,如果换做普通人,一般一年就能够达到这样的成就。从这点看出,可能他还不如一个普通人。 随着何教授的辞职,再没有其他人愿意教授他,黄蛉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黄蛉真是一个“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典型。 本身具有一定的才华,又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了一个通往更高成就的平台,但是他不自惜,不自重,反而一次次的浪费得来不易的机会。 他原本可以取得很多普通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成就,在中国的甲骨文事业上留下自己的姓名,但是他为了一些虚无缥缈的名和利却放弃了学术的追求。

曾经有很多人用“伤仲永”的例子去比喻黄蛉,但我认为他和仲永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仲永是一个天才,但是因为父亲不让他继续学习而沦落为凡人,可黄蛉呢,有着多少人都企盼不来的优越的学习环境,可是他却自我放弃,不愿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也许他觉得研究甲骨文过于繁琐和枯燥吧,也许他被成名后的花花世界迷了眼睛,却没有看到更远的未来。 现在说什么都已经为时过晚,黄蛉终究成了一个普通人,没有变成我们期许的那样。

现在,基本上已经找不到黄蛉的任何消息了。 也不知道他在大学毕业之后究竟从事了什么样的工作。 从他的身上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天赋固然很重要,但是后天的努力更为重要,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让一个人发挥最大的潜能,从而获得更高的成就。 所以,从现在开始努力,何时都不算晚。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