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名大学生的“山中讲堂”
一个小山坡、一张小桌板、一把木头椅,是北京交通大学学生牛兴炜的“天然教室”。因为家里没有装无线网,手机信号也不是很好,每次上网课,他需求提早拿着手机“搜山”,在家周围信号最好的小山坡上,找好一块平地,搬好桌椅板凳,翻开手机热门,经过电脑衔接手机网络去听课。
尽管学习条件有困难,但牛兴炜从未呈现过无故旷课的现象,他课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活跃回复教师提出的问题,爱惜名贵的学习时机。
牛兴炜的家园,在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麻虎镇。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牛兴炜勇做“逆行”的志愿者,活跃响应校园和家园的召唤,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报名参加其所在地的疫情防控作业,并辅佐其他志愿者宣扬科学防疫常识,提示居民做好防护,以实际行动饯别初心任务,筑起牢不可破的“防疫线”,为抗疫战役注入自己的力气。李兴华 图/文
《我国教育报》2020年03月23日第8版
责任编辑: